辽沈战役是场关乎东北战场生死存亡的大仗,结果东北野战军打了个漂亮仗,全胜告终。
但你知道吗?那时候其实还出了一次大岔子,差点儿让整个东野司令部栽了跟头。还好刘亚楼和阎仲川眼疾手快,及时察觉,这才让大伙儿躲过了一难!
1948年9月12号,辽沈战役的枪声一响,毛主席立刻给东野司令部发了电报,让他们赶紧带着指挥部门跑到辽宁锦州去。
那时候,东野司令部正呆在松江省的双城县,也就是现在哈尔滨的地界。一接到电报,他们二话不说,马上就动身出发了。
但是吧,那时候长春、沈阳这些地方还在国民党军队的控制下,所以,东野司令部不能直接往南走,得换个道儿,就是先奔双城,再去哈尔滨,然后从哈尔滨往西北到齐齐哈尔,最后再往南到锦州前线去。
刘亚楼参谋长,就是那位管东边的头儿,他自己琢磨了个行动计划。为了不让消息走漏,他特意没跟哈尔滨铁路局透露太多,只是简单吩咐他们准备接火车,说会有一趟从双城开来的列车,之后还要转到齐齐哈尔去。
所有事情都准备完毕后,刘亚楼就下了出发的指令。东野司令部的火车在9月30日晚上11点准时开动,一路向着哈尔滨前进。
但让刘亚楼没想到的是,保密工作做得太到位,反倒惹出了麻烦。
会是啥突发事件呢?
那时候,哈尔滨火车站可是个大枢纽,一天到晚火车嗖嗖地过,特别是辽沈战役开始后,那更是忙得脚不沾地。调度员们白天黑夜连轴工作,累得头晕眼花,出点小错也是在所难免。再加上刘亚楼保密工作到位,哈尔滨火车站的人压根不知道那列火车是东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专车,所以也就没太在意。结果一不留神,这火车就给发往南边锦州去了。
那会儿已经是半夜时分,火车上大多数人早就进入了梦乡,压根没人察觉到这个小失误,火车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出发了。
要是就这么一路往南走,火车一到国民党军的地盘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想想看,这火车上坐的可全是东野司令部的重要人物,像林彪、罗荣桓、刘亚楼、谭政这些大佬都在呢。万一被国民党军给盯上了,那结果可就惨了,根本不敢想象!
就算国民党军没发现我们,可等到天亮,大家一看走错路了,再回头,那也浪费了好多宝贵时间,更重要的是,会错过那个稍纵即逝的打仗好机会!
还好东野司令部第一科的副头儿阎仲川还没睡呢。他身为副科长,得把第二天要干的活儿都捋顺一遍,所以一直忙到很晚。到了后半夜,火车在一个站停下了,阎仲川就下车溜达溜达,醒醒脑子。
阎仲川下了车,边走边瞅瞅四周,猛地一抬头,车站的牌子映入眼帘,上面赫然写着“拉林”俩大字,他心里头一惊!
为啥会这样呢?
阎仲川打从1945年起就到了东北,对这边地形可熟悉了。他心里头清楚,拉林就在哈尔滨的东南边儿上。这么说吧,这火车它走的是哈尔滨往东南的路子,压根儿不是原先说的往西北去!
阎仲川心里猛地一紧,赶紧跑回车上,找到刘亚楼,把刚才的事儿快速跟他说了一遍。
刘亚楼一听,心里头也是一惊,赶紧从车上跳下来瞧瞧。他还不放心,又去找了站里的员工问了问,人家告诉他,这儿没错,就是拉林,火车也确实是往南边开的!
刘亚楼心里急得要命,但他没去找林彪和罗荣桓添乱,而是拽着阎仲川,一块儿去找拉林站的领导,看看能不能有啥辙。
还好,南边开来一列火车到了拉林站,那是李天佑的第一纵队负责运送后勤物资的列车,正打算前往哈尔滨。刘亚楼见状,赶紧去找列车负责人商量,让他们顺道捎上东野司令部的专车,一块儿回哈尔滨。
就这样,东野司令部的火车又回到了哈尔滨,接着再次启程,往齐齐哈尔那边开去。
天一亮,林彪就问刘亚楼火车现在到哪儿了。刘亚楼回答说,已经过了松花江。林彪心里犯嘀咕,感觉这速度有点慢,但他也没再多问,直接低头去看地图研究了。
这个事情,刘亚楼和阎仲川等寥寥数人心里明白。一直等到90年代那会儿,阎仲川才偶尔提起这事,他说道:“辽沈战役都打赢了,这事儿也就不算什么大不了了。知道的人又那么少,没必要再去多说什么。书上都已经写了的,更没必要去改动它了。”
过去的事儿,真不想让它们就这么成为历史书上的几行字。翻开那些记载,仿佛能看到一幕幕的往事重现。那些岁月里,发生的事情可真不少,件件都充满了传奇色彩。大的历史事件,就像是舞台上的大戏,一幕接着一幕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想想那些时候的人们,他们是怎么生活的,又是怎么面对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的。真的挺让人感慨的,仿佛能穿越时空,和他们一起经历那些风风雨雨。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,但那些往事却仿佛就在眼前。每次读到相关的资料,都能让人深深地陷入其中,无法自拔。真的希望,这些往事能够永远被铭记,不要让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#百家说史迎新春#